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初二上册 > 单元测验 > 正文

:2020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新部编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4-16
: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曦月(xī)经纶(lún)纤云(qiān)轩邈(miǎo)

B.十仞(rèn)沿溯(shù)藻荇(xìng)驱犊(dú)

C.燕然(yān)横柯(kē)素湍(tuān)缥碧(piǎo)

D戾天(lì)飞漱(shù)萋萋(qī)千转(zhuǎn)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从流飘荡(跟、随)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

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D.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

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默写填空。(8分)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9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

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

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

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

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

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

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

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等节气中。(2分)

(2)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介绍。(3分)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4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蔬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2020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新部编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