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 > 正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4
:《短文两篇》导学案
【教学目标】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第一课时 《谈读书》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著书。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怡( )情 统筹( ) 藻( )饰 狡黠( ) 诘( )难
要诀( ) 蒸馏( ) 劝诫( ) 滞( )碍 吹毛求疵( )
咀嚼( ) 好( )读书 味同嚼( )蜡
2.解释下列的词语。
⑴狡黠 ⑵伦理
⑶诘难 ⑷文采藻饰 ⑸傅彩 ⑹矫
⑺学究 ⑻寻章摘句
⑼滞碍 ⑽味同嚼蜡
⑾要诀 ⑿吹毛求疵
3.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朗读指导: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⑵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⑶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⑷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课后巩固】
4.文本探究: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排比说理以及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
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短文两篇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