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包 身 工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
,
在日本人创办的东洋纱厂里
,
有这样一群女孩子
,
她们被人叫作
“
猪猡
”
。她们没有自由
,
不得休息
,
常遭殴打
,
生死一律听天由命
,
却每天从早到晚为日本资本家和本国带工老板创造惊人的利润。她们的名字叫
“
包身工
”
。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包身工》作于
1935
年
,
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
,
在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
一
·
二八
”
事变后
,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
日本在中国的纱厂迅速增加
,
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
,
于是许多农村女孩因家庭生活困难
,
被迫卖身给带工老板
,
被带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作。她们受到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的双重剥削
,
悲惨的生活一直不为人们所知。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
,
唤醒工人阶级起来反抗
,
夏衍于
1935
年选择了一家日本纱厂
,
以
“
外头工人
”
的身份混进纱厂
,
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
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
写成了《包身工》一文
,
并将本文发表于
1936
年
6
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上。文章对帝国主义的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
,
对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起了一定的作用
,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
,
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重大的影响。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
夏衍
(1900—1995),
浙江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