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这反映了
A.殷商以前“天子”“诸侯”没有区分
B.自周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国家概念
C.分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明的演进
D.分封制的对象都是功臣、昆弟、甥舅
2。《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知)于君,发仓以赈之而私(自)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凸显)己之德美矣。”孔子此番言论意在强调
A。 救助饥民与否值得商権 B。 儒家思想应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C。 等级秩序应该受到推崇 D。 国家统治中“仁”的核心地位
3.汉代初期的行政区划体系如下图所示。汉代的诸侯王国以下是郡县,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之外,汉高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汉初的地方行政体制
A.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短期内稳定汉朝政局 D.直接导致了七国之乱
4。据《新唐书》记载,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反映了
A。 拒绝攀附皇权导致士族的衰落 B。 门第意识影响着时人的婚姻观
C。 经济发展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 D。 抵制联姻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5.明代监察御使的品级仅为七品、从七品,甚至更低,且选拔极其严格,1439年明政府颁布了名为《宪纲条例》的专门监察法规。但监察官员不受任何行政管辖只对皇帝个人负责,可单独奏事,上可纠劾阁臣,下可巡察地方,因而其职备受推崇。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体制走向成熟 B.内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