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 > 正文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0-19
: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唐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 (今属四川) 人。少任侠。开耀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 麟台正字, 转右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击契丹。后解职 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 死于狱中。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课文赏析: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问题:

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3、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独”字有什么作用?

4、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5、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