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考试题 > 化学 > 正文

:2018年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17
: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1-35.5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侯氏制碱 C. 蚕丝纺织 D. 制造火药
【答案】C
【解析】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侯氏制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纯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纺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制造火药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2. 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振荡试管 C. 尾气处理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A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进行尾气处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3.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认识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倡导“低碳”生活,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
C. 分类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
D. 为使粮食增产,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答案】D
【解析】A、倡导“低碳”生活,多乘公共交通工具,此说法正确;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此说法正确;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此说法正确;D、
2018年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中考化学真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