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考试题 > 化学 > 正文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汇编:除杂鉴别与评价题(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3
:

除杂鉴别与评价题

15。(2019·德州)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木炭粉和铁粉

分别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B

鉴别棉线和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看灰烬

C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铜

加入足量锌粉

D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铁粉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木炭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该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烧纸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可以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锌与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均能反应,不能用加入足量锌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与氧气反应,该实验方案可以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选C。

8。(2019·济宁)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NaCl、Na2CO3两种溶液

滴加酚酞试剂

B

鉴别某种溶液是FeCl2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滴加AgNO3溶液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滴加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分离出含有少量NaCl的KNO3

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

【答案】D

【解析】A、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该选项合理;

B、溶液是浅绿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亚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亚铁,说明溶液是氯化亚铁溶液,该选项合理;

C、滴加适量BaCl2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该选项合理;

D、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得到的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该选项不合理。

14.(2019·聊城)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汇编:除杂鉴别与评价题(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