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考察(1-5题,每题3分;6-11题,每题2分;12-14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审理
B. 再迁为太史令 再次
C.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侍奉
D. 适莽苍者 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再迁为太史令”的意思是“两次迁升为太史令”,所以“再”的意思是“两次”。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于是
B. 连辟公府不就 就职,赴任
C. 衡少善属文 写文章
D. 律知武不可胁,白单于 报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的意思是“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所以“因”的意思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