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二下册 > 其他 > 正文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7
: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思想家看来,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人能凭借道德和智慧“参天地、赞化育”。这说明该时期
A. 摆脱宗教束缚
B. 现实功利思想浓厚
C. 富有人文精神
D. 道德认同意识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天地之性人为贵”看出强调“人”;从“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看出在天地之中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思想,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束缚,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功利思想,B错误。道德认同就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体系中诸多规范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与材料内容不符,D错误。


2.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学”“思”“行”结合,形成了“养心、养气、慎独”之说,即所谓“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 肯定主体自觉
B. 主张格物致知论
C. 突出教化功能
D. 强调仁礼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目中“养气”“养心”和“学”“思”“行”都强调自己对自己督促,体现主体自觉性。故A项正确。“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而题目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故B错误。题目中强调的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