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年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照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光波长太短
B. 由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估测原子核半径的大小
C. 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粒子性
D. 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能级越高越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光照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光频率太小,波长太长,选项A错误;由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估测原子核半径的大小,选项B正确;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选项C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原子核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能级越高越不稳定,故D错误。
A. 电阻R中电流方向1s内变化50次
B. 电流表示数是1A
C. 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22W
D. 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22V
【答案】C
【解析】
【详解】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u=220sin100πt(V),频率f=50Hz,电流方向变化次数为2f,则电阻R中电流方向1s内变化100次,选项A错误。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知,则U2=22V,,因交流电也能通过电容器,可知电流表的读数大于1A,选项B错误;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故C正确;电容器的耐压值应对应交流电压的最大值22V,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