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圣的职业
以“心”和“术”两个字来描述医院的那些事儿,六六的视角可谓独特。每一位医学大家,必定是“仁心”和“仁术”的代表。
尤其在协和工作,无时无刻都可以体会到,这个历经近90年风雨沧桑、几代协和人孕育积淀下来的那种底蕴,有人说那叫“协和精神”。那是每一个协和人的一笔财富。老一辈协和人的教导还历历在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张孝骞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这八个字,已成为一代代医者的座右铭;“医生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看病人不是修理机器,医生不能做纯技术专家,不要凭医学报告下诊断、开处方,而要到病人床边做面对面的工作,悉心观察及关心照顾病人”,医学前辈林巧稚的这段名言,更加说明了人文关怀在医学事业上的重要;“科学家更多地诉诸理智,艺术家更多地诉诸情感,而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情感于一身”,从医30多年的妇科主任郎景和的感悟,精辟的说出了协和人对于医学的理解。
协和是一座圣殿。无数疑难重症患者,在这里枯木逢春。“不到协和心不死”是许多患者的肺腑之言。“名院”和“名医”使许多患者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把信任交给了协和。在协和,责任感犹如无形的鞭策,催人奋进。
二、尴尬的现状
每一个毕业于医学院的学生,都是怀着神圣与憧憬的心情走进医学殿堂的。每一个医学工作者,最初都是被悬壶济世的故事所吸引,为南丁格尔的精神而感动,以治病救人的宗旨为自豪。
但是,正如六六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当激情遭遇挫折,当信念触碰现实,当象牙塔的美好摇摇欲坠,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人满为患的挂号处被厚颜无耻的号贩子所包围,治病救人的处方被利欲熏心的药厂所左右,静谧温馨的病房被永无休止的纠纷吵闹所扰乱,正常进行的医疗建议被横在心头的自我保护所制约,人人平等的生命被无处不在的金钱、权利所左右,圣洁美好的愿望被冰冷无情的现实所打击。
有人怀疑了,有人退缩了,有人伤心了,有人梦碎了…… 在当代医院,信念与现实同在,认真与浮躁并存。当代医护工作者,既要维护医学事业的神圣,又要忍受住房贷款的煎熬;既要坚持医者处世的原则,又要学会顺应社会的发展;既要面对信任缺失的现状,又要努力让患者放心;既要照顾患者实际的需要,又要冒着被人投诉的风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