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上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江苏省海安、淮安、宿迁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2
:江苏省海安、淮安、宿迁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2.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钱)
5人
收入
粮食
8500
支出
赋役
2989
日常开支
7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3.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4.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图中信息最能够反映出

A.清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 B.《马关条约》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C.近代前期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晚清政府已逐渐成为洋人的在华工具
5.据1882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这说明当时的无锡地区
A.手工业仍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B.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 D.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6.《申报》18
江苏省海安、淮安、宿迁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江苏高考历史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