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教学课件 > 语文课件 > 九年级 > 正文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部编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5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 智取生辰纲
名师导学
21、智取生辰纲
一、课前自学
知识储备
1. 古典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为中国长篇小说的一种传统形式。源于宋代平话,确立于元末,以长篇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为成熟标志。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
2. 伏笔和铺垫:
(1)伏笔:
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出的某种提示或暗示。
(2)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3)伏笔和铺垫的区别:
A. 从目的上看:铺垫描述的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件而蓄势。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做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B. 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通常比较隐蔽,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C. 从笔墨上看: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D. 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一课一法
课文中的伏笔和铺垫: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天气酷热难当,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位军士的矛盾,为后文生辰纲被劫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在黄泥冈上斗智斗勇,是全文的高潮。第一部分处处铺垫,处处蓄势;第二部分则以第一部为基础,展示了事物的结局。
二、内容梳理
(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文章从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部编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ppt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