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湘教版)地理提优练题(一)及答案
一、地球运动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地运行位置、气候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1)按四季的划分,2017年清明节(4月4日)属于________季,寒露(10月8日)属于________季。
(2)从小满到小暑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小暑到立秋期间,上海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变化趋势是________。
答案 (1)春 秋 (2)从小满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此后自北向南移动 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
解析 (1)按四季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017年清明节(4月4日)属于春季,寒露(10月8日)属于秋季。(2)读图,从小满到小暑期间,跨过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从小满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此后自北向南移动。从小暑到立秋期间,上海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变化趋势是昼渐短,夜渐长。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3到图5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哪一个?该河段主要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
(2)判断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哪一岸?说明理由。
(3)若图1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若图1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答案 (1)图4。溯源侵蚀,下蚀。 (2)D岸。在河流中下游地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