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初三下册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山东潍坊市)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2
: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语 文 试 题 

2019.04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1 分) 

一、(12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

逝/流失),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

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儒皆知 ....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

思先人的日子,心怀(悲泣/悲戚)之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的淅沥..一层悲凉;而乍.

暖还寒 ...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人们的这种心理(反映/反应):“清明雨”

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 ....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 ....之雨。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渐次 乍暖还寒 B.缅怀 妇儒皆知 

C.赋予 凄凄切切 D.淅沥 温情脉脉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失 悲戚 反映 B.流逝 悲泣 反映 

C.流逝 悲戚 反应 D.流失 悲泣 反应 

3.下列诗句中的“雨”和上文中的“清明雨”感情意蕴相近的一项是 

A.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B.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

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山东潍坊市)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