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高三下册 > 模拟试题 > 正文

:北京市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试题(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2
:

2019年北京卷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4日上午,被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创造了沉管隧道“最长、最大跨径、最大埋深、最大体量”的世界纪录,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大桥的设计既要保障珠江口伶仃洋主航道(繁忙时候超过4000艘轮船)的绝对畅通,还要保证所在海域附近香港机场(每天1800多架航班)的正常起降。为了克服这两点,就得用沉管法建造海底隧道。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单节重约8万吨,且沉到海底40多米。
港珠澳大桥背后有哪些科技智慧?
首先,如此巨大的沉管要怎样才能沉降到海底实现对接?沉管法需要浮运安装。所谓浮运安装,是用拖船将预制沉管拖运到桥位附近,再用绞锚方式进行横、纵移沉管至安装基槽并进行沉放安装。实验发现,在浅水海域,沉管在横向水流和波浪的作用下,会产生横倾与下沉,并容易触碰到海底,极其不安全。团队一遍遍进行实验与计算,为港珠澳大桥的浮运与沉放施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其次,位于海泥环境中的钢管桩如何确保120年不损坏?针对特定的海泥环境,设计团队研制出新一代高性能环氧涂层钢筋,并参与大桥基础的防腐涂装施工,保障了港珠澳大桥120年耐久性设计要求。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度距离,对桥梁钢是一个巨大考验。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使钢材组织细化35%以上,析出相尺寸减少25%以上,有效满足了桥梁钢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需求。通过优化的“成分设计+控制轧制+轧后超快冷却”组合拳,满足了桥梁的抗震和抗应变设计。
最后,伶仃洋上多台风,怎么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并准时交工?港珠澳大桥像“搭积木”一样被拼装出来。先在工厂里把桥墩、桥面、钢箱梁、钢管桩等生产出来,等到伶仃洋风平浪静时再组装起来,首次实现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大钢箱梁运到现场安装,安装误差必须控制在1公分以内,每个焊缝不能超过2公分。伶仃洋上多台风,为了赶在台风来临前完 成施工期,国内首次采用多工法、不对称、多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完成世界首次3100吨

北京市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试题(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