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烦恼影评
“我从来没有做成过一件事,而更可悲的是,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电影里面夏洛在进入梦境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正如电影所叙述的一样,整天无所事事,要靠自己的妻子(马冬梅)养家的夏洛,却在自己初恋(秋雅)的婚礼上,挥金如土,用冬梅所赚的钱充当份子钱,用租来的衣服,车来显示自己地位,这也许是他当时真正想做成的一件事情 – 做一个成功人士。但事与愿违,穿的衣服和司仪撞衫,吃饭中,袁华(夏洛的同学)的一句“ 只身赴宴鸡毛装,都是同学装鸡毛?”,令夏洛又一次出了洋相,无奈只能把这尴尬就着酒喝下去。而妻子(马冬梅)的出现,更让夏洛觉得失去了男人最后的一点点尊严。马冬梅的出现,在我看来,是剧中最值得深思场景之一。面对自己的没本事的男人对初恋唱歌,冬梅选择了上前制止,为的就是不要再让夏洛丢人,可是,怎么可能不会再次丢人呢?冬梅的一身寒酸装扮,大嗓门,对秋雅说的那句“秋雅,我都不知道你结婚,穿成这样就来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可以试想一下,就算知道秋雅结婚,冬梅会来么?就算会来,冬梅有好衣服可以穿么?贫穷,在所有社交场合都是大家嘲笑甚至鄙视的。当冬梅试图带着夏洛回家时,并告诉夏洛家里也有酒可以喝。夏洛那句“我不想喝皇家礼炮”,真是充满讽刺。对于贫穷久了的人来说,他们极度渴望的不是金钱而是尊重。只可惜,这句装逼话语一出,同学们轻蔑的笑声,鄙视的眼神都无疑再次让这对贫穷夫妇尊严扫地。最后,冬梅实在忍不下去,把他们小两口的生活都讲了出来,夏洛的尊严顿时已经成为负值,也就是在进入梦境前说的一句“我从来没有做成过一件事,而更可悲的是,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紧接着,夏洛进入梦境,穿越到了自己的上学时期,那在现实中得不到的被尊重,在梦里全部得以实现,成为了大明星,娶了自己最爱的秋雅,曾经看不起他的人都混得不如他自己。他以为他自己得到了一切,可是,当他问秋雅,“如果我不会写歌了,你还会爱我么?”秋雅迟疑了一下。这是这部电影的转折点。后来,他偶然得知上学时有一次马冬梅为了救他而献出自己的贞洁。他突然意识到,要找到上学时最喜欢自己的马冬梅,而当他找到时,马冬梅已经结婚了,还是和自己当年最好的同学,大傻春。当他回家时,发现秋雅整天打着麻将并且还和袁华上了床,他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又一次回去找马冬梅,可是,却先遇到了大傻春,也就是当年自己最好的同学,当他和傻春提出,把所有的一切都给傻春只想换回一个冬梅时,遭到了傻春的一顿暴打。渐渐地,他逐渐发现,自己只是被人利用罢了,他花天酒地,结果却发现自己染上了HIV。最后,死在了梦里。在梦里,夏洛做成了很多他自己现实做不到的事情,但夏洛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回到现实后,夏洛才珍惜马冬梅。只可惜,现实中,我们没有那么久的梦。
而最为讽刺的是,我们人人是夏洛,只是我们人人不觉得自己是夏洛。
我们要面子,但却没人买帐。
我们的成就,自己却觉得总也不够。
我们想要什么,我们自己也很模糊。
只好,看别人,然后,比对自己的人生,然后,就出现了无数看客,然后,就有了一个所谓的标准。
便是:商业社会,大家也许不那么富,但大家一定会嘲讽那个最不富裕的,以显示自己过得好。
所以,我们要有钱,没钱也要装有钱,这是人的胆。
夏洛特烦恼影评:终于看到一点中国喜剧电影的希望了
作为一个自认为笑点不是非常高的人,我现在看国产喜剧电影是越来越笑不出来了。一个个要么是上窜下跳乱喊乱叫(典型如《分手大师》),要么就是向春晚学习吃网络段子的剩饭(典型如《前任攻略》《有种你爱我》等等),导演和演员恨不能跳出屏幕掐住观众的脖子咆哮:你笑不笑!?笑不笑?!
抱歉,真的笑不出。
私以为近30年的中国喜剧电影,能称得上会做喜剧的只有三个人(标准是他们能持续生产喜剧,偶尔冒出一部此后就痿下去的不能算):周星驰、冯小刚和宁浩。周星驰早年的作品绝对算得上开山立派的经典,可惜自从《长江七号》起就一路下坡,很难重现当年风采;冯小刚的北京串子式幽默,一旦脱离老北京胡同的背景设定,好像味儿就不对了,尤其当冯导步入中年之后,总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宁浩是后起之秀,黑色喜剧做得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最近两部作品《黄金大劫案》(此片拍摄于《无人区》之后)《心花路放》却让人觉得趋于平庸。
那么中国喜剧还有谁?赵家班?郭德纲?小品相声演得不错,但是他们二位的电影……洗洗睡吧。
前段时间碰巧看了开心麻花的这部片子,虽然是没有最终调色的版本,连特效都还没做,但还是让我看到了些不一样的东西。当时就特别有感触,今天正好看到他们在上海电影节的宣传,就来补一些当时的感受。
我一直是开心麻花的粉丝,近几年在北京演的戏我都看了,也花了不少钱(必须吐槽一下麻花的票价真心高,而且我看上座率还不低,帝都有钱有闲的人真多)。喜欢开心麻花的戏的原因很简单,笑点来得多,给得直,又怪又爆,就算买票的时候有点心疼钱等到看完也就不心疼了——只看过开心麻花春晚小品的人在这一点上没有发言权,演出比春晚小品好看多了。
扯偏了,不然还以为是给人家打广告来了。
最开始听说这是个穿越回高中时代的青春偶像喜剧,我都想吐。这两年不知道跟的是什么风,呼啦啦全是这个。有可能是80后现在到了最苦逼的时候,结了婚的得还房贷,没结婚的又得还房贷又得找老婆,可是工资却低得看不到盼头,所以特别想逃避现实:想象一下未来走上人生巅峰吧,自己都觉得不切实际反而徒增悲伤,那干脆就感怀一下过去,至少那时候除了考试没有什么负担和压力。可是之前那些青春片都是什么玩意儿,日韩范儿的校服,上课像放羊,男生发型酷炫女生披肩长发,我觉得90年代的中国中学,能是这个场景的恐怕两只手就数清楚了吧?丝毫没有共鸣,真不知道怀念的是谁的青春。
所以,这部片子,在还原真实这一点上做得就很好。木头课桌,墙上的标语,麻袋校服,还有一堆一堆的参考书,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经历过的十八岁!虽然说真实的还原过去,在美感上确实差点,可是要说怀旧,这个片子是真的可以唤起一些回忆的。
笑点挺爆,和之前看的开心麻花演出的好玩水平基本相当,还加了不少新料,感觉还是费了些心思在做的。王老师的形象听说保留下来了,我很意外,本来以为是不能通过的,印象中这算是中国电影中最真实最有血有肉的老师了;校长和夏洛妈妈在办公室撕扯的戏太太太棒,老戏骨的实力不是盖的;麻花的演员表现也挺好,一般来说有舞台剧演出经验的演员都是会演戏的。基本上看的时候笑不断,小细节的小包袱也挺多,有的不仔细看可能get不到。
另外,隐藏在这里面的感情线,我觉得很有启发,而且是现在中国电影比较少关注的,那就是你曾经没追到的女神,和一直陪着你的糟糠之妻,你究竟要哪个?你要不要心里一直揣着女神?80后人群里,最小的也都26岁,许多人都已经走进婚姻,也许有的已经提前遭遇到了七年之痒,这一群人看了这部片子,也会想到和我一样的问题吧。我想,这部片子可能会让没有进入婚姻生活的人哈哈大笑,让有了婚姻经验对“爱人”和“伴侣”这个词有了切身体会的人又哭又笑。
我觉得喜剧和幽默这种东西,必须要深深扎根于文化,尤其是语言幽默,更是如此。美国人喜欢到不行的脱口秀主持人,他说的段子可能有30%你都不知道啥意思,因为你不懂背后的文化背景。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哈哈大笑的肯定就是大师级了。麻花这部电影,我不确定老外能不能看得懂,因为有不少笑点都是语言包袱,对我们这个文化环境有了解的人才能反应出来的。这部电影我觉得离大师级还有一定距离,但是的确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国产喜剧,有笑、有泪、有爱、有思考。我也说不出它的好笑是什么风格,不好归类,可能这就是麻花的风格。能有自己的风格,对于一群年轻人的处女作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